一、当爬虫遇到反爬时你在经历什么
很多做数据采集的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用了代理IP,目标网站还是能精准识别爬虫程序。就像上周有位做电商比价的小哥,刚跑半小时就被封了十几个IP。其实现在网站不仅查IP,还会从请求头特征和操作习惯两个维度识别机器人。
二、请求头里的隐藏陷阱
浏览器访问网站时会自动发送包含设备信息的请求头,而很多爬虫程序使用默认配置暴露了马脚。这里教大家两个实用技巧:
1. 动态生成真实浏览器指纹不要固定使用Python requests库的默认头,建议从真实浏览器抓取完整请求头。可以用Chrome开发者工具(F12)→ Network标签→ 点击任意请求→ 复制Headers里的完整信息。
错误做法 | 正确做法 |
---|---|
User-Agent固定为python-requests/2.28 | 随机切换Windows/Mac系统的Chrome最新版UA |
缺少Accept-Language参数 | 配置en-US;q=0.9这类权重参数 |
注意处理以下三个关键参数:
- Connection保持长连接(keep-alive) - 添加真实的Accept-Encoding压缩格式 - 按目标网站特征添加Referrer三、用户行为模拟的五个细节
就算请求头伪装完美,操作习惯异常仍然会被识别。建议在代码中植入以下人性化操作:
1. 随机页面停留在关键操作前插入3-8秒随机等待,模拟阅读时间。特别注意分页切换时的间隔时间不要固定。
2. 鼠标轨迹模拟使用Selenium等工具时,不要直接点击元素,而是通过生成贝塞尔曲线移动鼠标。
3. 非匀速滚动页面用JavaScript控制滚动条时,添加加速度参数实现先快后慢的真实滚动效果。
4. 异常操作容错真人遇到404页面会停顿或刷新,程序要包含重试机制和错误页面处理逻辑。
5. 登录态管理保持合理频次的登录/登出操作,避免单账号长时间在线。
四、代理IP的黄金搭档
在以上技术基础上,选择LoongProxy海外代理IP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:
- 动态会话管理:每次请求自动更换IP,无需手动维护IP池 - 终端环境隔离:每个IP绑定独立浏览器指纹,避免参数污染 - 协议级伪装:支持Websocket/Socks5协议,流量特征与常规访问无异 - 智能路由切换:自动匹配目标服务器所在地区的本地IP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Q:用了代理IP还是被封怎么办?
A:检查三个环节:①请求头是否包含非常规参数 ②操作间隔是否完全固定 ③是否触发了人机验证。建议配合LoongProxy的动态IP刷新功能。
Q:如何检测请求头是否合格?
A:访问httpbin.org/headers查看返回信息,对比与真实浏览器的差异点。
Q:需要自己维护IP池吗?
A:使用LoongProxy这类专业服务可直接获取清洗过的可用IP,比自建IP池节省80%运维成本。
在实际项目中,我们曾帮某旅游平台用这套方法稳定运行了11个月,日均采集百万级数据。记住反爬对抗是持续过程,保持技术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当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试试LoongProxy海外代理IP的定制解决方案,他们的技术支持团队能提供具体场景的调优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