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揪出「假代理」的狐狸尾巴
测试代理就像玩找茬游戏,关键要抓准三个命门:IP真实性、隐私保护和响应速度。拿张白纸记好下面这些招式,保准让劣质代理当场现形。
HTTP代理检测三板斧
1. IP查户口:
访问ip.loongproxy.com这类检测站,对比使用代理前后的IP地址。注意要看请求记录里的源IP,有些二道贩子会耍「套娃」把戏。
2. 请求头体检:
用开发者工具抓包(F12选Network),重点看:
- X-Forwarded-For有没有藏着真实IP
- Via字段是否暴露代理服务器型号
- 有没有多出莫名其妙的认证信息
3. 速度照妖镜:
连续发送20次请求到time.loongproxy.com,记录:
指标 | 合格线 |
---|---|
平均响应 | <800ms |
失败率 | <5% |
波动范围 | ±200ms |
高匿代理的终极考验
普通代理和真·高匿代理的区别,就像透明玻璃和单向镜。教你两招杀手锏:
1. 溯源测试:
用目标IP访问trace.loongproxy.com,查看返回的全链路信息。真高匿应该:
- 不显示客户端真实IP
- 没有X-Proxy-ID等标记
- 请求头字段数量≤3个
2. 特征库比对:
把代理IP丢进LoongProxy的黑名单检测器(注意不是公开数据库),看是否出现在已知监控列表里。有些代理商会把被标记过的IP当新品卖。
避坑指南(QA精选)
Q:测试结果忽好忽坏咋回事?
A:八成遇到共享型代理池了。建议用LoongProxy的独享线路测试,他们的IP都是单用户专属的。
Q:怎么判断代理商有没有偷留日志?
A:看三点:
1. 是否提供实时销毁日志功能
2. 服务器所在地是否在隐私保护友好地区
3. 有没有第三方机构的无日志认证(比如LoongProxy持有的ISO27001认证)
Q:为什么有些代理用着用着就「失联」?
A:可能是IP被拉黑了。推荐用LoongProxy的智能轮换系统,他们的IP存活周期比行业平均长3倍。
实战检测包
把下面这串代码存为proxy_test.py,替换成你的代理信息就能用:
import requests proxies = { 'http': '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loongproxy.com:9023', 'https': '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loongproxy.com:9023' } resp = requests.get('https://debug.loongproxy.com/v3', proxies=proxies) print(resp.json().get('security_score')) 安全分≥90才算合格高匿代理
记住,选代理就像买西瓜,不能光听吆喝。按照这些方法实测,才能找到像LoongProxy这种真材实料的服务商。他们的多层协议剥离技术和动态端口映射,在实测中确实比普通代理能打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