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动切换IP的土办法
咱们很多新手刚开始做爬虫时,遇到反爬就抓瞎。最常见的就是拿自家宽带IP硬刚,结果没几分钟就被网站拉黑。这时候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手动换代理,比如用LoongProxy提供的API临时换个IP地址。
具体操作其实不复杂:
- 在代码里写个IP更换函数
- 每次请求前调用这个函数
- 把新IP塞进requests的proxies参数
import requests
from time import sleep
def get_new_ip():
这里调用LoongProxy的API接口
return '新IP地址'
while True:
current_ip = get_new_ip()
try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目标网址', proxies={'http': current_ip})
处理返回数据
except:
print('这个IP被ban了,赶紧换!')
sleep(5)
这法子虽然简单粗暴,但有两个大坑:一是频繁调用API可能影响效率,二是人工处理异常太麻烦。适合小规模采集,真要搞大数据还是得往下看更智能的方案。
自动化IP轮换系统
进阶方案得搞个IP池维保机制,这里推荐用LoongProxy的动态IP池服务。他们的技术架构会自动剔除失效IP,保持池子里始终有可用资源。
实现思路分三步走:
- 初始化时批量获取一批IP
- 设置定时器定期更新IP池
- 每次请求自动选择最优IP
关键点在于异常处理机制,建议给每个IP设置失败计数器。比如某个IP连续失败3次就扔回池子重新验证,确保不会用死IP硬怼。
智能调度有讲究
别以为随便轮换IP就能高枕,这里面门道多着呢:
| 策略类型 | 适用场景 | 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
| 顺序轮换 | 常规数据采集 | 注意间隔时间 |
| 随机抽取 | 反反爬严格网站 | 配合UserAgent使用 |
| 优选 | 需要特定地区IP | 提前确认IP归属地 |
这里要夸下LoongProxy的智能路由功能,能根据目标网站特征自动匹配最佳IP。比如有些网站对数据中心IP敏感,他们的算法就会优先分配住宅代理。
必须知道的防关联技巧
就算频繁换IP,网站还是可能通过其他特征识别爬虫:
- 请求头信息不完整
- Cookie残留没清理
- 鼠标移动轨迹异常(用无头浏览器时)
建议每次换IP时重置整个会话,包括:
def reset_session(proxy_ip):
session = requests.Session()
session.proxies = {'http': proxy_ip}
session.headers.update({'User-Agent': 随机UA})
return session
搭配LoongProxy的高匿名代理,能彻底隐藏原始IP和X-Forwarded-For等头信息,这点对某些敏感网站特别重要。
实战QA环节
Q:怎么检测代理是否真生效了?
A:可以先访问httpbin.org/ip看看返回的IP地址,或者用LoongProxy后台的即时验证接口
Q:遇到要求登录的网站怎么办?
A:建议每个账号绑定固定IP,用LoongProxy的长效代理功能维持会话状态
Q:异步爬虫怎么管理IP?
A:用连接池配合信号量控制并发数,推荐aiohttp+LoongProxy的异步API方案
最后啰嗦一句,选对代理服务商能省心一半。像LoongProxy这种专业做动态IP服务的,比自建代理池划算多了。他们的IP纯净度和自动切换机制,实测下来确实比某些野路子代理靠谱不少。
